煤矿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团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8-04浏览次数:1574


姓  名:邓喀中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开采沉陷及防护、岩土工程、3S技术、工程测量等

邓喀中,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首席带头人。主要从事开采沉陷及防护、岩土工程、3S技术、工程测量等研究。现为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空间信息系主任,开采损害及防护研究所所长,国际矿山测量协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开采损害技术鉴定专家 、江苏省测绘学会理事。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和横向项目10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2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6项,局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 建立的采动岩体动态力学模型,首次将岩层与地表移动、采动岩体破裂高度、离层裂缝计算融为一体,专家们认为该成果具有创造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重复采动下沉系数和采动过程中地表任意点移动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已编入新版《三下》采煤规程;开展了已采区上方兴建大型工业厂房、高速公路的研究,建立了老采空区上方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为充分利用老采空区上方进行建筑提供了理论基础。

 

 

 



姓  名:郭广礼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矿山开采沉陷与控制、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和处理、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郭广礼, 1965年3月出生,河北栾城人。现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历:198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获矿山测量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工程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1-2004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开采沉陷与控制、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和处理、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学术兼职: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六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版有学术著作《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控制》(2001年),《综合机械化固体废物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2011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主要获奖成果如下:

1、矸石充填置换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2、厚煤层综放开采沉陷控制与治理技术,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年

3、采动岩体动态力学模型及理论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1年

4、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与治理技术,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6年

5、矸石充填置换煤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

6、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7、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7年

8、煤矿沉陷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抗变形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9年

9、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

10、地表沉陷区水平移动与变形研究, 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11、水体下采煤智能数据管理系统, 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

主要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壁综采矸石充填与岩层运动控制研究”(2009-2012)。

 

 


姓  名:吴侃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矿山开采沉陷、计算机地图制图和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
吴 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理事, 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委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 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 。二十多年来, 一直从事测绘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开采沉陷、计算机地图制图和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 先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教育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2次。开发完成的软件“矿区沉陷预测预报系统”获得江苏省优秀软件奖,并广泛推广应用于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部。

 

 


姓  名:谭志祥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矿山测量、变形观测、开采沉陷与三下采煤等谭志祥,男,1969年生,汉族,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1988年7月毕业分配到中国矿业大学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开采损害及其防护、三下采煤、矿山测量、变形观测等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93年9月~1996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测量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测量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7~8月在英国Birmingham大学进修。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变形观测与沉陷工程学、开采沉陷学、测量学、开采沉陷进展、三下采煤理论与方法等多门课程,指导本科生矿山测量实习、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多届,曾获得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及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各类横向合作项目60多项。获得5项省部级和多项厅校级科技进步奖,出版《建筑物下采煤理论与实践》专著1本,先后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刊物和国际采矿会议上发表50多篇论文(第一作者30余篇),其中有12篇被EI检索(第一作者8篇)、1篇被ISTP收录(第一作者)。

 

 


姓  名:王坚
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矿山灾害对地联合观测,卫星组合导航

基本情况: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后,2006年7月中国矿业大学人才引进到环测学院工作。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职工。

 

 个人荣誉

  2010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10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9年度教职工考核优秀;

  2008-2010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参编教材《测量学》获2009国家精品教材;

  2008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2010-2014);

   “吉威数源杯”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参编教材《测量学》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2008);

  2008年全国第五届测绘学科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

  201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教学情况

  “构建多元化教学与实践体系,培养特色测绘创新型专业人才”,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

  基于发现学习的测绘专业创新教学与实践,2009-2010,校级教改项目;

  应用型本科《测量学基础》课程创新教学与实践体系改革,2010-2011,校级教改项目;

  主编的《测量实训教程与习题集》,2011年5月1日;

  发表教学论文5篇,其中核心1篇,EI检索1篇;

  2008-2009,2009-2010连续两学年学时工作量超过600学时;

  国家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8-2010),参加的2名同学,1人免试同济大学,1人确定为直博生,公开发表论文3篇,开发软件1套;

  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5人,作为第二导师指导博士生4名;

 

 科研情况

围绕矿山灾害对地联合观测及卫星组合导航两个方向展开研究。参与国家863、国际合作等项目23项,主持纵向项目6项,横向项目2项。获省部级奖2项。累计发表期刊及学术会议论文90余篇,第一作者40篇;SCI/EI检索23篇,第一作者12篇,获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

著作:王坚,滑坡灾害遥感遥测预警理论及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王坚主编,测量实训教程与习题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1日;

高井祥等,测量学(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十);

专利:王坚,闫文林,张建勋,高井祥.一种联系GPS定位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的装置(200820038098X);

高井祥,王坚,张建勋,孙久运.三维动态变形矢量模拟装置(2006200738914);

目前在研项目:2010.01~2012.12,GPS/PLs/INS高精度组合导航及自主完备性监测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2009.01~2011.12,多源动态变形监测数据综合建模与预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主持人);

2010.01~2011.12,GNSS/INS集成导航系统的动态RAIM算法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主持人);

2010.12~2011.12,矿区陆面变形灾害多源监测数据融合建模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2009.01~2010.12,矿山动态变形的多源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人);

2010.06~2011.11,提高核电厂卫星定位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的方法研究,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主持人);

2009.06~2011.06,江苏省1:5万基础地理数据坐标转换,江苏省测绘局(主持人);

2009.01~2010.12,矿山CORS平台及其协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关键理论及技术,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第2);

2009.01~2011.12,矿山形变演变的全尺度监测及预警模型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第2);

2008.01~2010.12,多源动态变形监测数据融合建模及预警一体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2);

代表性论文5篇:J Wang, J L Wang, C Roberts. Reducing GPS Carrier Phase Errors with EMD-Wavelet for Precise Static Positioning ,Survey Review,2009,41(312):152-161 (SCI检索);

王坚,高井祥,王金岭.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GPS基线解算模型,测绘学报,2008,37(1):10~14(EI核心);

王坚,王金岭,高井祥.基于抗差EKF的GNSS导航模型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37 (4):473~477(EI核心);

J. Wang, JX Gao. EMD-Based GPS Baseline Solution and Validation Test,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8.18(2):283~287(EI核心);

J Wang,, J X Gao,C H Xu. Discovery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matics Educatio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Education (ICCSE'10),Hefei, Anhui, P. R. China, 24-27 Aug 2010 (EI核心,教学论文);

 

© 2006-2018. 国家环境保护局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 江苏 徐州 +86 0516 83995548